有人曾问,有没有那种看了让人久久沉默网络股票配资,又无法停止反复回味的剧?我想起了一句话:
“命运从不敲门,它直接破门而入——而我们总是在门后手忙脚乱地收拾一地狼藉。”
这句话恰好是今天要推荐的三部剧的共同底色。无论是黄土高原上家族的沉浮,紫禁城内生死搏斗,还是新墨西哥州荒漠中的道德崩解,它们都以极致的故事告诉我们:
人生的答案,常常藏在那些我们最不愿面对的裂缝中。
01 《白鹿原》:祠堂香火与人性野草
小时候常听长辈说“祖坟冒青烟”,直到看了《白鹿原》,才明白那缕青烟里飘荡的,正是活人的执念。白嘉轩一生娶了七房妻子,祠堂里供奉着祖宗,但当他发现儿子白孝文与田小娥的私情时,他亲手将儿子绑在祠堂柱子上,狠狠抽打。
展开剩余77%那一夜,族规的鞭子打碎的,不仅仅是白孝文的脊梁,更是千百年来中国父子关系的缩影。尽管这个故事已经有些年头,但今天依然有相似的影像。
白嘉轩挺直的腰背,是否像极了过年时那位执意让你敬酒的长辈?田小娥被全镇唾骂的情境,也不禁让人想到家族群里被围攻的“不孝女”。白灵逃婚时翻墙逃跑的那一幕,也让人想起今天的年轻人如何匆匆逃离老家。每当00后在家族群里发“白孝文啃老实录”的表情包时,这部剧似乎变得越来越贴近现实。
剧组等到麦子黄了才开机,演员脸上的晒斑比任何特效都更真切。白嘉轩牵着骡子走过的土路,让网友们哭着发弹幕:“这是我太爷接我放学走的路!”那些用陕西方言争吵的场面,比普通话版更加有泥土气息,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中。
02 《甄嬛传》:紫禁城的职场生存手册
你一定见过那个表情包:华妃翻着白眼,说“贱人就是矫情”。然而当我们重新打开这部12年前的“老剧”,才发现它早已成为了当代年轻人职场教科书、婚姻启示录,甚至是心理学案例库。
刚入宫的甄嬛,像极了职场初入的小白,曾天真以为“不争不抢”就能平安无事。直到她亲眼目睹夏冬春被赏一丈红,才意识到紫禁城不是学校,而是KPI的杀戮场。安陵容熬夜刺绣争宠的模样,似乎在讲述我们熬夜改方案的工人日常;皇后那句“臣妾做不到啊”,又是多少中年人的心酸写照。
甄嬛从倚梅园的少女,到最后的钮祜禄·甄嬛,本质上与我们从“张同学”变成“张总”没有区别:都是在无数个被掌掴的瞬间,默默忍住眼泪,把它变成了眼线液。
郑晓龙导演让每个观众都变成了“显微镜女孩”,观察着每个细节。华妃的东阿阿胶、皇后的堕胎杏仁茶、甄嬛的糙米薏仁汤……紫禁城的女人们靠药膳谋划,就像今天的我们在朋友圈建立人设,争夺生存空间。
当甄嬛最后对着镜子说:“终究是错付了”时,我们突然发现,镜中的自己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——在KPI的压力下,我们丢失了初心,在996的生活里丢掉了天真,却还要在年终总结里写下“不忘初心”。
03 《绝命毒师》:中年危机的化学方程式
35岁危机爆发的时代,越来越多人开始共情老白,这位曾经窝里横的化学老师,最终也被无力感逼到了悬崖边。原本以为一辈子只需要在讲台上写化学公式,结果一不小心就踏上了非法的道路。
老白在洗车行被学生羞辱时,打工人们想到了甲方那接二连三的夺命电话;他看着儿子残疾保险金的场景,仿佛是深夜里纠结房贷的中年父亲。虽然普通人不会去制造致命产品,但那种为了生计绞尽脑汁搞副业的心态,几乎是一样的。
我们都曾是怀揣理想的少年,如今却在修补生活的漏洞中苟活。那集“苍蝇戏”简直是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写照:老白在实验室里抓狂扑蝇的模样,不就是我们午夜在朋友圈里发了又删、删了又发的焦虑吗?
老白最后对妻子说:“我做这些是为了家人。”好家伙,谁不是呢?成年人的体面,往往比窗户纸还薄。
“人活着就像麦子,割了一茬又长一茬。”
《甄嬛传》教我们在规则中生长出獠牙,《绝命毒师》让我们看见獠牙下的软肋,而《白鹿原》提醒我们:所有疯狂生长的,最终都将回归土地。
下次当你在地铁里刷短视频麻木自己,面对领导的刁难强挤笑容网络股票配资,或是深夜里为存款烦恼失眠时——也许该打开这些剧,看看那些在命运泥潭中挣扎的身影,然后对自己说:“你看,活着本就是一场悲壮且浪漫的行为艺术。”
发布于:山东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