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十大配资平台,市场仍然处于他们之前强调的18,000点支撑线附近。中金认为市场更容易在这一水平出现反弹,下行空间相对有限。
前言
在解放军取得济南战役、辽沈战役胜利后,粟裕的心中便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,那就是找准机会和国民党的主力军进行一场空前绝后的生死较量。那么,在什么地方与敌人打这一仗呢?
俗话说,“中原定则天下定”。徐州这个被称为中原“五省通衢”的重要交通枢纽,自然就成了最佳的作战要点。不久后,近代军事上著名的淮海战役(国民党称之为“徐蚌会战”)就此缓缓地拉开了序幕……
毛主席坐镇最小司令部,不发钱,只发电报
1948年9月23日晚,粟裕又一整晚没睡觉。24日早上7点多,他亲自将一份电报交给秘书处,嘱咐道:“赶快送机要科发去,我要等毛主席的回电呢!”
就是在这封电报里,粟裕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提出:“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。”淮海战役可不是小打小闹,粟裕慎之又慎,他还向毛主席建议请陈毅、邓小平同志来协助指挥这场大仗。
尔后,坐镇西柏坡司令部的毛主席,收到了这份电报。当时,所谓的司令部只是三间极为普通的民房,分别为作战科,情报科,战史资料科。后来,周总理笑着说:“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,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。在这里,不发钱,只发电报。”
25日上午9时,毛主席复电:“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,甚为必要。”
实际上,毛主席和粟裕的想法不谋而合,为了早日解放全中国,毛主席也在寻找机会和国民党决一死战。如今,解放军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壮大,毛主席也觉得是时候向国民党大规模进攻了。为了确保淮海战役的胜利,毛主席组织了总前委,任命粟裕、邓小平、刘伯承、陈毅、谭震林5人为指挥官。
令粟裕感到激动的是,毛主席和党中央竟会如此支持他。不过,这也给他带去了极大的压力,毕竟淮海战役与以往的解放战役不同。虽然解放军在战争中由小壮大,由弱变强,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,但是现在要集中几十万的兵力,想要将淮海地区的国民党主力一锅端,还是很有挑战性和危险性的。
况且,这样的大战,我军以前根本没有经历过,连世界战争史也缺乏参考的案例。倘若仗打败了,后果不堪设想。最直接的一点,粟裕最先起草了“淮海战役”报告,他必须要承担首要责任。
歼灭黄百韬兵团
粟裕的“小淮海”方案是:
先消灭驻守在淮阴与淮安的国民党军,将我军的控制范围伸展到苏北和苏中,迫使驻守在徐州附近的国民党军主力回撤长江。
毛主席觉得这个作战方案在规模和打法上,都与以前的打法没什么区别。于是,毛主席提出了“大淮海”,他说,不要先打淮阴和淮安,我们要先打黄百韬的兵团。
毛主席分析说,黄百韬兵团是中原战场的主力,作用非常大。等我军攻打黄百韬,蒋介石为了保护主力军,势必要调兵遣将,来增援黄百韬。因此,攻打黄百韬兵团,意在与支援的国民党军队打一场“恶仗”。
话说,黄百韬这个人,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,他先后指导孟良崮增援战、胶东扫荡战、豫东战役等,可以说是解放军遇到的最大的一块绊脚石。并且,黄百韬生性多疑,面对解放军的每一次军力部署,他都会考量是否对其不利。
如今的战争形势,虽然国民党已经大势所趋、日薄西山了。但是他们军队的装备都很精良,与解放军交战还是有一战之力的。再者说,国民党军从以往的进攻,转为了防御。现在,想要一边拦住前来支援的国民党的其他兵团,一边将黄百韬吃掉,绝对没有想象中地那么简单。
攻打黄百韬兵团是一场硬仗。为了切断援军,粟裕派宋时轮司令员担任阻击任务,目的是打击前来援助的——邱清泉的第2兵团与李弥的第13兵团。邱清泉在国民党部队里有“邱疯子”的称号,就是说这个人打起仗来不要命。李弥也是个狠角色,他曾是黄埔第四期毕业生,还参加过“昆仑山战役”,打起仗来也很凶。
即便敌军实力不弱,但在我军面前还是稍逊一筹。在解放军的积极阻拦下,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很难前进支援。蒋介石得知消息后,心急如焚,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装备精良的黄百韬兵团就这样被围困至死。索性他又派了两个兵团,分别为李延年兵团、刘汝明兵团。
李延年不简单,20岁就考入了黄埔一期,后来参加淞沪会战,领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。刘汝明是“十三太保”之一,也是战功赫赫。可他们面对解放军,同样是束手无策。这样一来,孤立无援的黄百韬兵团,没有等来援兵,一时间军心涣散,战斗力急剧下降。当时,负责攻打黄百韬兵团的解放军二野部队,只用了8天时间,便把黄百韬兵团全部吃掉。黄百韬在战斗中自杀了。
事后,杜聿明感到十分惋惜,他本来想的是:
弃黄百韬兵团不顾,全力西进,会合黄维兵团击破刘伯承的中野主力军,还能收围魏救赵之效。就算没有捕获到中野主力,最起码可以保障黄维兵团到达徐州,还可以策应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北上会师。仅仅凭着中野根本不可能抵挡国军五个重兵集团运动,只能干瞪眼,而华野还在碾庄啃骨头,更是无暇分身。
可惜,蒋介石并没有听从杜聿明的意见。难怪后来杜聿明大骂道:“蒋介石就是在瞎指挥。”
说实话,从今天的角度分析,杜聿明的这套战术确实有可行之处,起码比国军当时的应对之策要强上好多倍。毕竟淮海战役,不同于辽沈战役,辽沈战役可以说是躺平就能赢,而淮海战役双方的力量“势均力敌”,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后来的局势,可以这么说,一步走错,满盘皆输。起初我军只是想吃掉一个黄百韬兵团,可不曾想,接下来一个个的肥肉送到了嘴边,让人实在是忍不住全都拿下。
来一个吃掉一个
打掉黄百韬的军队后,下一个目标该是谁呢?这是摆在粟裕面前的一道难题。战场瞬息万变,有时候一个决定会影响整个战局。此时,总前委的领导人们也在考虑。突然,粟裕有了想法,他决定将矛头对准黄维。为何选黄维呢?黄维曾经去德国深造过,他不仅勇于创新,还有一套针对士兵严格训练的方法。可以说,黄维兵团的实力非常强,算得上蒋介石的核心主力军。目标确定后,粟裕连忙向毛主席发去电报。11月24日,毛主席复电通知:同意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攻打黄维兵团。
围歼黄维兵团是粟裕最为紧张的时期,他几乎七天七夜没有睡觉,整天守在电话机旁边,实在困得不行了,就躺在行军床上小憩一会儿。秘书们经常在天快亮时去送电报,他们发现粟裕仍然在起草文件。
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,粟裕的老毛病美尼尔氏综合征又发作了。
这是一种怪病,发病时头晕目眩、满脸通红,太阳穴青筋凸起,血压直接飙升到180至200毫米汞柱。
为了不耽误战事,粟裕一次次用冷水往头上浇,有时候干脆把冷水浸湿的毛巾缠在头上。
很快,黄维兵团被围困的消息,传到了蒋介石那边。蒋介石已经牺牲了一员爱将了,他不想看到黄维以同样的方式被吃掉。于是,蒋介石派出杜聿明大军,希望他可以打赢“徐蚌会战”这一仗,将黄维的兵团救出。
接下来,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,杜聿明率领着30万大军前往救援黄维。与此同时,粟裕得到了毛主席的指令,“一定要阻击并消灭杜聿明的30万人马!”为了尽快消灭杜聿明的大军,粟裕调遣了解放军11个纵队的兵力迅速追赶拦截。
一碗猪肉粉条
最终,杜聿明集团被困在了陈官庄这个地区。杜聿明从徐州逃跑时,规定每人带7天干粮,不曾想,他们在陈官庄被困了近40天。这40天是怎么过来的?起初他们抢老百姓的小麦、山芋等农作物充饥,到后来,他们饿得实在是不行了,把托大炮的骡马都杀掉煮了吃。再后来,战士们只能吃草根果腹。
虽说这段时期,蒋介石每天也会派飞机空投食物,可对于几十万的大军而言,那只算是杯水车薪。更何况,大部分空投的食物都落到了解放军作战领域里。基于此,国民党军内部开始动乱了。动手打架是司空见惯的事,后来动刀动枪也时有发生。
这个时候,粟裕向毛主席提建议,是时候采取政治宣传攻势了。为此,毛主席还特意给杜聿明写了一封《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》。信的内容很长,大致意思是,逃跑、抵抗是没有机会了,奉劝杜聿明等人“体恤部下和家属的心情,爱惜他们的生命,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。”
反观解放军这边,根本不愁吃,毕竟是人民子弟兵,军民一家亲。在陈官庄附近的几个村庄的村民,几乎家家户户磨面、做饭。他们顶着风雪,不怕敌机的轰炸,每次都会把做好的热腾腾饭菜,送到人民解放军的手中。
等到解放军开饭时,他们用自制的铁皮筒广播:“蒋军弟兄们,开饭了,这儿有做好的猪肉粉条,雪白的馒头,欢迎你们来吃饭。”为了加大诱惑力度,解放军战士们把饭菜放在两军交战的分界战壕上。
饿急眼的蒋军士兵,哪里还管那么多,直接抢着来吃。这样持续了几天,有不少敌军,一个班,一个排,甚至一个连的,前来投诚我军。
形势对杜聿明越来越不利了,后来他组织一小队人,准备突围,结果被俘。后被关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。
1949年1月6日,解放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,仅用4天时间,杜聿明30万大军悉数被消灭。实际上也只剩下10几万人。这场战役终于在1月10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据粟裕的身边秘书鞠开回忆说:
1949年1月10日中午,粟裕跑到秘书处,一进门就冲大家喊:同志们,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,敌人全部解决了!
那种激动的样子,跟随粟裕身边14年的鞠开,只见过这一次。可见,粟裕对淮海战役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之高。
淮海战役胜利结束,这场战役共计消灭国民党军55.5万余人,缴获武器弹药不计其数。远在苏联的斯大林得知消息后,他在台历上连写了三个:奇迹!毛主席对这场战役也是给予高度评价。尤其是对指挥员粟裕赞赏有加。战后,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,这样说道:“淮海战役,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!”
1955年,解放军大授衔时,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商量后决定:“授粟裕大将,并且位列第一位。”这个荣誉就是对粟裕的最大的认可了。实际上,据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回忆说:曾经毛主席考虑过给粟裕元帅军衔,后来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。
1960年5月份,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访中国,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。双方谈话中,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打仗运筹帷幄,用兵如神,听到这话,毛主席笑着说:“我们共产党的将领里,会打仗的还要是粟裕大将啊!”
温柔的人
许多人的眼中,粟裕的形象是“战神”,其实他是个很温柔的人。据粟裕的机要秘书鞠开回忆说:
战争年代,有些首长会下死命令,比如说“某某山头必须拿下来”,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粟裕发出过类似的指示,也从未见过他发脾气。
解放后,粟裕空闲的时候,就和家人过着幸福的小家庭生活。他在院子里种了桃树,白皮松等植物,还养了鱼。没事儿的时候听听音乐,哼哼小曲,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归隐江湖的侠客。粟裕除了打仗厉害,对乐器也有一定的研究。他会弹风琴、月琴、会吹口琴、拉二胡,甚至还上台演过戏。不得不说,粟裕的脑子实在是太有智慧了。
这么完美的温柔男人,对爱人也是极好的。从结婚起,粟裕就主动包揽了家务事,家里的账目由他保管,他爱人的工资都会交给他。除此之外,还有孩子的生活用品,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都是粟裕一手操办的。当然,这是在他工作不忙的时候完成的。
粟裕是个非常俭朴的人,他受毛主席的影响很深。从1927年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,在毛主席身边,粟裕耳濡目染。到北京后,粟裕一家人住在一座始建于清朝的老旧院子里,院落年久未修葺。管理部门提议把老房子拆掉,重建几间新房子,这个提议立马被粟裕驳回了。后来,每次翻修,都是小规模的。即便是这样,粟裕都觉得花销太大,过于浪费资源。
写在最后
解放后,粟裕的病情就时好时坏,毛主席让他停掉手上的工作,集中精力把病医治好。主席让他去苏联看病,从苏联回来后,粟裕称在苏联做了盲肠切除手术。粟裕在描述过程的时候,身边的人都紧张地大气不敢喘。战争年代,粟裕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,导致盲肠严重错位。粟裕说,开刀时,医生一开始找不到盲肠。
六七十年代,粟裕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,同时,他也在积极地配合治疗。可随着年岁的增长,他的身体愈发感觉不行了。
1984年2月5日,粟裕去世了。粟裕的遗体火化后,他的骨灰里筛出来三粒弹片,大的一粒有黄豆大小,小的两粒有绿豆大小。在战争年代,粟裕曾负过6次伤,以前粟裕总说自己头痛,身边人只以为他是过度紧张引起的,没想到是这种情况。
粟裕生前也曾取过一次弹片。1952年1月份,经过毛主席批准,粟裕住进了北京医院,开刀取出了埋在他手臂17年的一个子弹头。子弹头被取出来后,已经生了锈。后来,粟裕将这颗子弹头装进了一个小盒子里,保存在身边,一直到去世。
粟裕多次死里逃生,他始终坚持追随毛主席、为党为人民奉献一生。别的不说,光是多枚嵌在身体里的弹片,足以体现出他不畏生死的精神了。一直以来,毛主席都很关心他的身体十大配资平台,总是下令“强迫”他休息。粟裕对毛主席是非常感激的。他俩的这种革命感情是相当地深厚啊!
发布于:天津市